标普全球: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抑制二季度经济,中国出口疲软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4:24    点击次数:189

关税,这个听起来像经济学课堂里的无聊术语,最近却成了全球经济的“搅局者”。美国一边挥舞着关税大棒,一边嘴上喊着“公平贸易”,结果全球市场的各个角落都跟着心惊胆战。标普全球的一份经济预测报告更是直接点破了问题:美国的贸易政策不透明,就像一场迷雾中的马拉松,谁也不知道终点在哪。

无论是钢铁、铝,还是半导体,关税的风暴都在酝酿。问题是,这场风暴刮过后,谁会是赢家,谁又会是输家?

标普全球在2025年3月8日发布了最新的经济预测,直接点名美国的贸易政策是当前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来源之一。事情要从2018年开始说起,那一年中美贸易摩擦正式拉开帷幕,双方你来我往,关税层层加码。到了2025年,美国的关税政策仍然在不断调整中。

标普预测,美国对钢铁和铝的25%关税可能会长期维持,而对中国商品则加征了额外20%的关税。就连与美国关系密切的墨西哥和加拿大也没能完全幸免,尽管USMCA(美墨加协议)提供了一定的缓冲空间,但关税的“阴影”似乎还会持续到2025年底。

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之一,自然成了这场关税博弈的“重灾区”。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平均有效关税已经飙升到35%,这对中国经济的直接影响就是出口增长放缓。标普预计,中国的GDP增长率将在2025年降至4.1%,比2024年的5.0%显著下滑。

与此同时,东南亚国家由于与中国供应链的紧密联系,也显现出疲软的迹象。越南、马来西亚等国的出口额大幅下滑,整个地区的贸易表现令人担忧。

一、“迷雾中的美国贸易政策” 美国的贸易政策堪称“善变”。每一次关税调整都像是一部悬疑大片,让人猜不到下一步的剧情。标普的报告中提到,美国可能会在2025年4月正式宣布“互惠关税”,对包括汽车、药品和半导体在内的多个行业加征10%的关税。

听起来像是“公平贸易”的名义,但背后却是保护主义的升级。

这种政策的不确定性直接打击了全球投资者的信心。企业家们在做决策时,最怕的就是规则随时可能改变。结果呢?

投资项目被搁置,供应链被迫重组,整个全球经济的运转效率被大幅削弱。比如,越南对美国的出口占到了其GDP的28%,一旦美国的关税政策再度升级,这个东南亚的“制造业明星”恐怕就要变成经济的“重灾区”了。

二、“关税对中国的连锁反应” 中国的出口疲软并不是偶然现象。从2018年开始,中美贸易摩擦的“火药味”就从未减弱过。到了2025年,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平均关税水平已经达到35%,而中国对美国商品的关税则维持在20%左右。

这种双向压制让中美两国的贸易额大幅缩水。

更重要的是,中国的出口下滑还带来了供应链上的连锁反应。许多东南亚国家的制造业高度依赖中国的中间产品,如电子元件和机械设备。一旦中国的出口疲软,这些国家的经济表现也随之受到拖累。

标普特别提到,像越南和马来西亚这样的国家,其对中国的依赖度极高,最终产品出口的很大部分都流向中国。结果是,中国经济的疲软直接成为东南亚国家经济增长的“拖油瓶”。

三、“墨西哥的‘两面夹击’” 墨西哥的贸易困境更像是一场“左右为难”的戏码。一方面,美国对墨西哥进口商品征收10%的关税,虽然比之前的25%有所下降,但对墨西哥的制造业竞争力仍然是个巨大的挑战。标普预测,2025年墨西哥的GDP增长率可能仅有0.2%,这几乎是停滞的表现。

另一方面,墨西哥还面临来自中国商品进口的压力。数据显示,中国商品现在占墨西哥GDP的7%,而这些商品中有70%是中间产品或资本品,直接服务于制造业供应链。一旦美国和中国的贸易关系进一步恶化,墨西哥可能不得不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以迎合美国,但这样做的代价可能是削弱自身制造业的竞争力。

四、“全球供应链的重塑” 关税风暴背后的一大趋势是全球供应链的重塑。美国一方面希望通过增加关税来迫使企业将生产线迁回国内,但这样的计划并非一帆风顺。首先,重新构建供应链需要时间和成本;其次,美国的劳动力成本和基础设施限制了其制造业的扩张潜力。

与此同时,中国也在积极调整自己的供应链布局。比如,通过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,分散对美国市场的依赖。然而,东南亚国家本身的经济也在受挫,整个地区的制造业竞争力因此下降。

标普的报告指出,新兴市场的固定投资占GDP的比例已经从过去的23%下降到更低的水平,而这主要归因于美国关税政策的“搅局”。

五、“美联储的政策影响” 最后,不得不提的是,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在关税问题上也扮演了一个关键角色。2025年的美国通胀率预计仍将保持在3%左右,这让美联储的降息空间变得非常有限。对于新兴市场来说,这意味着它们的货币政策也受到限制。

标普提到,许多新兴市场的央行已经开始降息以刺激经济,但如果美国继续加息或者保持高利率,这些国家的降息空间将进一步缩小。利差缩小可能导致资本外流,进而引发汇率贬值和通胀上升。这种“恶性循环”将让新兴市场的经济复苏更加艰难。

全球经济就像一盘棋,美国的关税政策是其中的一步“险棋”。有人说,这场博弈中没有真正的赢家,只有输得少和输得多的区别。从中国到墨西哥,从东南亚到南美洲,各国都在这场关税风暴中寻找自己的位置。

然而,问题的根本在于,全球化的趋势无法被简单的关税壁垒所逆转。有人说,关税是一种“看得见的手”,但它的作用可能更多是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”。